“中心”为依托武汉轻工大学的相对独立的研发机构。以依托单位为核心,投资新建“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资源转化”中试基地1个,产业化基地5个,包括武汉佳宝糖业有限公司、湖北华益油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英华佳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微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维博生化有限公司等。
“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项目合同制和人员聘任制。“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双效考核手段,按“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的模式运作与管理,将承担的国家和行业任务所形成的技术成果通过市场机制向行业转移和扩散,以产业带动服务,通过技术转移、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发挥行业技术幅射作用,为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中心”成立中心管理委员会,在校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协调管理下,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以科研团队开发科技成果,中试基地中转化成果,在支持产业化基地进行产业示范。
“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中试基地及支持产业化基地的技术转化与产品销售、技术转移、咨询等方式筹集资金,实现经济自立和自我发展,强化“中心”的“造血”功能,确保中心的良性发展。中心考核机制办法为:确立团队业绩考核双轨制,将中心人员分为两个考核群体,一是应用基础研究人员,二是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团队,以项目成果、专利、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等为主要评价指标,工程技术人员重在考核成果技术的推广效益与工程化技术服务质量。
“中心”在运行过程中体现“联合、开放、协作和竞争”的机制,具体如下:
(1)联合:充分发挥“中心”的核心凝聚作用,联合在本行业内具有明显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组成共建单位,与湖北华益油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紧密联合,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加入“中心”,在人才、工程技术和装备条件等资源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对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资源中有共性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技术集成,成果转化,有效地促进成果转化。
(2)开放: “中心”立足湖北、面向国内,开放运行,实现资源共享。“中心”向所有高校、科研院所、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开放,承担了数十家企业委托的工程技术项目。
设立开放基金,凡具有高级技术职务,博士或中级职称以上的硕士,愿意承担“中心”发布的相关研究项目的可申请,给予资助。对各类自带项目经费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企业的科技人员实行开放,提供条件。
设立特聘教授岗位,聘请了国内外在蛋白质饲料转化技术研究室和新型饲用蛋白源应用技术研究方面有重要影响的高级专家印遇龙、伍国耀、钟启新和范明哲等教授,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其科研开发。“中心”积极向归国留学人员开放和并为1名归国留学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并已派6人次到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技术交流,研究合作。
(3)协作:“中心”内部与共建单位之间,按照各自的优势,根据“中心”的统一目标,合理分工,加强协作。依托单位在物资、人员、后勤服务方面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按照研究、开发、中试、产业化的要求,网络省内外优势单位、优秀人才,开展积极广泛协作。
(4)竞争:人员实行流动聘用制,鼓励竞争。合作单位和工作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不断吸纳优势的单位和优秀人才进入“中心”。